老志愿军战士谈起那动人的故事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7月26日 11:19 舰船知识网络版 | ||||
何尚纯:(北京卫戍区原副司令员) “三八线”标志牌是我立的 提起“三八线”,人们都知道它是抗美援朝战争结束时划定的停战标志。可是,大多数人却不知道,当年在“三八线”上亲手立标志牌的人就在北京,他就是北京卫戍区原副司 何老当年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5军任作战参谋。1953年7月中旬,他接受了一个特殊的任务:由他负责组织志愿军战士在开城“三八线”上立写有“非军事区”字样的标志牌。 “当时,离签署停战协定的日子只有7天,我们的任务是制作上百块标志牌,并在签字生效前立起来。虽然时间很紧,但是一想到和平就要来到了,大家的心情都特别激动。”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何老布满皱纹的脸上泛起了孩子般的笑容。“那是战争时期,想找块做牌子的材料很难。我们好不容易凑齐了立牌子的木桩,可是刻字的模板又成了难题。后来我们想到了子弹箱上的铁皮,又在全营寻找能工巧匠,然后就是紧张的制作了。” 虽然时隔近半个世纪,可是何老对标志牌的样子依然记得清清楚楚:“标志牌的立柱有2米高,上面安了一块长方形木板,长约80厘米,宽约55厘米,厚约3厘米。这块长方形木板,两面都有‘非军事区’字样,是用中、朝、英三种文字写的。中文为宋体,是由我们营字写得最好的同志写的,朝文和英文是联络员写的。三种文字都非常醒目。为了防雨防晒,我们又在上面涂了一层清漆。” 立牌的时间是7月27日上午9时,停战协定刚刚签字,何老带领装满标志牌的大卡车穿过一个个弹坑,赶到朝鲜开城砂川河地段划定的“非军事区”的中轴线上,把和平的标志亲手插入到了这块饱经战火的土地。“不知道当年的牌子还在不在,我希望它成为和平的永久标志。”晨报记者赵孟轶 李仁顺:(东方歌舞团一级编导) 最是难忘“彭大将军” 几天前,一位当年曾赴朝鲜慰问“最可爱的人”的演员,给晨报寄来了她写的回忆录和当年在板门店拍摄的珍贵照片。她说:“我一听到电视上播放的那些老歌就激动不已,当年我们就是唱着这些歌跨过鸭绿江的。”这位已届古稀的老人是东方歌舞团的一级编导李仁顺。1953年冬,由贺龙同志率领、由中央歌舞团、中国杂技团和梅兰芳京剧团组成的“中国人民第三届中央赴朝慰问团”去朝鲜演出,她是舞蹈团的成员。 “踏入朝鲜的第二天晚上,彭德怀司令员和金日成将军设‘宴’接见我们。条件很艰苦,大饭桌是拼起来的,菜也就是朝鲜的辣白菜、炒豆芽、煎豆腐之类,热情的朝鲜人民还为我们做了打糕、松饼,我们知道这就是当时最好的款待了。” 最让李仁顺难忘的还是见到彭德怀司令员的情景。她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位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彭大将军”穿的是一身朝鲜服装:宽大的白色衣裤,外套蓝色背心,肥大的裤角上还扎起了白色的带子,活脱脱一位慈祥的朝鲜汉子。“宴会”上,大家频频为胜利举杯,到处是欢乐的笑声。慰问团分成小分队深入到连队为战士们演出,李仁顺被派到“三八线”一带。“尽管每天要演三场,很辛苦,可是我们都觉得能为最可爱的人带去快乐和敬意,这是一辈子的骄傲。”晨报记者赵孟轶 50年前的今天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随即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公然出兵干涉,并将战火烧到了中国鸭绿江边。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10月25日,抗美援朝战争正式爆发。 1950年10月25日这一天,发生了志愿军赴朝后的首战。当时,第40军第118师在两水洞、丰下洞地区,与由温井向北镇进犯的南朝鲜军步兵第6师第2团前卫加强第3营进行了一次遭遇战。此战经约1小时的战斗,全歼南朝鲜一个营及一个炮兵中队,共毙、伤、俘敌470多人,俘美军顾问1人,缴获各种枪支16支、火炮12门、汽车38辆、战马3匹、报话机2部。战后毛泽东致电:“庆祝你们初战胜利。”此役后,我第118师、120师乘胜进攻温井之敌,并于26日凌晨占领温井。从此,揭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