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潜反潜”第一人——访中国海军精锐潜艇艇长

http://jczs.sina.com.cn 2002年10月15日 16:23 千龙军事    

资料图片:中国海军“明”级潜艇

  仲夏的一天,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一改往日的炎热,太阳羞涩的躲进了云层,空中,雾气蒙蒙,天气格外的凉爽。记者一行的车辆从繁华的街道,七拐八弯来到郊外,在田间阡陌中颠簸,在山间小道上跳跃,不知过了多久,来到一个荒凉的山脚下。北海舰队某潜艇支队的营房就座落在这静谧的山脚下。营房看起来,并不引人注意。

  人民解放军北海舰队某潜艇支队潜艇长杨怀军,就好象座落在这山脚下的营房一样,
不显山露水。他只有中等身材,不善言词。杨怀军又象这山脚下的“神仙”一样,使这里云波诡谲,充满了神奇,令世人关注。可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

  当然,杨怀军当然不是神仙,他赫赫有名,是因为他就是在海军和北海舰队官兵中广为传颂的“潜反潜实战演练”的第一人,也是海军潜反潜的高手。

  杨怀军,山东寿光人,1965年出生,他的成长经历跟其他潜艇长没什么两样,但他是半路出家。他原来学的并不是潜艇专业,他1983年参加地方高考,考入大连海军舰艇学院,学航海专业。1986年毕业时,他却主动要求到潜艇上工作,开始他军中再“淬火”,1990年3月在北海舰队某潜艇支队任作训参谋,1997年走上潜艇长岗位,今年初开始担任该潜艇支队的教练艇长。

  杨怀军的的成长经历看似一帆风顺,但他成长的每一步都留下他博风激浪、骑鲸蹈海的浪迹。1990年,刚担任作训参谋的杨怀军,就参加了344潜艇的远航训练。2000年上半年,率领723潜艇,连续航行50昼夜,出色的完成了环周边某岛的侦察任务,被舰队评为“训练组织先进工作者”。2000年下半年担任035改某新型潜艇艇长期间,率艇出航,执行战备巡逻任务。

  中国潜艇勇斗台风

  当时是7、8月份,正值气温、海温最高,台风最复杂的季节。潜艇内部高温、高热、高湿,5号柴油机舱温度高达70度,其他舱的温度也在50度以上。

  明知山有虎,偏要虎山行,面对险恶的环境,他毫不畏惧。7月中旬的一天,在黄海某海域,一场异常恐怖的台风,咆哮着猛扑过来,狂风掀起的巨浪在海天间肆虐。这时,杨怀军率领的035改某型潜艇正在该海域航行,和不可一世的14号台风不期而遇。当时潜艇在水下摇摆50度以上,艇内人仰马翻。机械设备、食品、锅碗瓢盆摔的“砰砰”响,几百斤的大铁柜也掀了个底朝天。锅底根本无法盛水,也没法做饭。几天下来,艇员们不但没有吃饭,反而出现了“旱鸭子”现象,百分之九十八的艇员晕船、呕吐,有的官兵把胆汁都吐了出来。

  为了不影响潜艇航行,杨艇长命令艇员们执行“一人一岗制”,用绳子把每个艇员绑在各自的战位上。就这样,顶着涌浪坚持了15个昼夜,潜艇跃过第一岛链,成功突破第二岛链,进入太平洋海域。再坚持了5天,由于艇内能量不足,潜艇准备上浮充电,但海面上的滔天巨浪还没有收敛它的淫威。

  艺高人胆大的杨怀军果断下达命令,“左满舵,航向过左30度”,潜艇逆着风浪冲出水面,迅速调整到潜望状态。然而,正在充电时,5号柴油机舱传来急报,5号舱的冷却水套漏水,情况万分火急。当时,潜艇正在太平洋深处,孤军奋战,生死莜关,指挥员无疑是整个潜艇官兵们的希望。一场严峻的考验摆在杨怀军的面前,谈到那场令人毛骨悚然的险情,杨艇长记忆犹新。

  以一个小时5吨的速度漏水,这很危险,因为在海底,只要一个针空大小的漏洞,水都会象雾状一样进入舱内。当时我们就决定,一边排水、一边航行。每20分钟排一次水。否则,潜艇的尾部就回很重。

  潜艇在巨浪中航行37昼夜后,伤痕累累的返回了北海舰队某军港,潜艇身体上的油漆严重脱落,艇身班驳陆离。不知情的人士还以为潜艇撞上了其它物体。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这次战备巡逻在中国海军潜艇史上,创下了直线航行距离最远的记录。杨艇长也因为他出色的指挥,被支队评为“干部标兵”,荣立二等功。

  瞄准未来海战

  在各项奖励中,1999年舰队授予的“青年科技标兵”对杨怀军的鞭策和鼓励最大。面队未来作战对手的先进的潜艇装备和精密的技术,杨怀军如坐针毡。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发挥自身武备的潜能,做到“剑不如人,剑法一定要高于人”。1999年,支队立下4项科目训练计划,杨怀军主动请缨,承担了其中3项科目。

  这3个科目是潜艇在未来海战中关键战斗力,且目前解放军在这些方面还处于薄弱环节。一项科目是“攻击的大射距”。杨怀军认为,原来“小射距鱼雷攻击”不能适应未来海战的需要。随着对手的武备更新,攻击的距离越来越大,所以必须加强自身“攻击大射距”的训练和研究,时不我待。第二个科目是大深度布雷,以前都是在潜望状态下布雷,是非隐蔽的,很难实现未来海战时的海上封锁,所以任务也非常紧迫。而第三个科目也是杨怀军最拿手的科目,那就是“潜反潜实战演练”。“潜反潜”是个老科目,但传统的“潜反潜”训练都是模拟演练,是一种摆练,没有实战。杨艇长根据未来作战的特点,深刻认识到,“潜反潜”必须要搞实战演练,迫在眉睫。因为未来作战对手的“潜反潜”时间只需十秒钟。于是,杨怀军下定决心,立足现有装备、装上实弹,在军中掀起了一场实战训练的浪潮。为了这次实战训练,杨怀军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提出了各种大胆的设想。

  我们这个是在同一海区,实际使用武器,两艘潜艇互相搜索,发现了就进行攻击。

  由于把潜艇装上了实弹,所以要承担风险,对训练的各种数据的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一旦判断失误,就会出现误炸,导致艇毁人亡。而为了达到训练目的,又要做到万无一失,杨怀军承担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他绞尽脑汁。他说:

  我要给它一个定深,让潜艇出现一个深度差,并且我让它单方面工作,在水平面工作。我们这个雷不是双平面制导吗,我即可以打击水面潜艇,又可以反潜。所谓反潜就是我发现目标以后,我就要变深了,这个雷,现在我强调让它管制,不让它变深,就让它在水平面工作。从技术上控制。我们打的都是实弹,以前就是虚攻一下,放,其实没有鱼雷。

  实弹反潜演练

  为了做到实战演练的万无一失,不至于两艇相撞,杨怀军做了周密的策划:两艘潜艇在不同的深度,也就是在不同的水平面上航行,一上一下。在上部航行的潜艇宁上不下,在下部航行的潜艇宁下不上。演练的每一个细节都安排好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1999年冬季的一天,在渤海某海域,一场惊心动魄的“潜反潜”实战演练如期进行。当时有2艘潜艇,一艘目标艇,一艘主艇,都满载杀气腾腾的鱼雷。而主艇的艇长就是杨怀军。

  当时海面上风浪显得格外的平静,海况良好,在36平方海里的海域内,2艘潜艇各自在指定的海域下潜。下潜之后,2艘潜艇按原来指定的措施进行战术机动。半小时后,海上气流逆转,海面狂风肆虐。水下的潜艇也在涌浪中翻滚,滔天巨浪给潜艇的测听带来了困难。沧海桑田,方显英雄本色,杨怀军一边指挥潜艇与风浪搏击,一边进行战斗准备。

  突然,声纳兵报告:某方位概率距离上发现噪音,杨怀军立即作出判断,确定是潜艇螺旋浆的信号。杨怀军马上下令准备进攻口令。并且命令声纳岗位、航海长岗位、指挥仪岗位尽快对目标进一步判断,同时下达了武器系统的准备口令。他告诉记者,

  在一分钟内,声纳对目标运动方位、噪音方位的变化作出判断,然后我根据声纳报告的1分钟之内方位变化,对敌概率航向、航速作出判断,按着利用指挥仪紧急发射功能,装定了要素,对敌实施了紧急攻击,目标艇从当时反映的情况来看,鱼雷正好从头领过去,带着尖叫声从头领过去。

  这次“潜反潜”实战演练,取得巨大成功。这个尖叫声在海军史上特别珍贵,因为在以前,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在海底正面录到潜艇的尖叫声。这为潜艇研究和未来海战提供了重要资料,而杨怀军也在潜艇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潜反潜”实战演练成果引起中国海和世界海军研究的高度重视。(海峡之声网卢文兴、蔡亿锋、邹山)


发表评论】【军事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