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褚鹏程 徐俊文 1991年独立的马其顿,是迄今惟一没有发生过战乱的前南斯拉夫所属共和国。这在民族矛盾错综复杂、时常战火纷飞的巴尔干地区,实在是不容易。然而,进入新世纪后,马其顿北部边境地区却接连发生流血冲突,战争的阴影笼罩在这块2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自2月下旬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科索沃省的阿族非法武装“民族解放军”偷越边境挑起事端以来,马其顿境内境外的阿族非法武装沆瀣一气,企图以武力分裂马其顿领土,以建立一个“大科索沃”。3月初,马其顿军警部队向盘踞在边境地区的阿族非法武装发动了进攻,使其遭受重创。3月14日,阿族非法武装分子秘密潜入距马其顿首都斯科普里仅40公里远的第二大城市泰托沃市郊,使流血冲突由边远的山区村庄发展到内地大城市。尽管3月20日马其顿当局向阿族非法武装发出了最后通牒,但立即遭到了拒绝。3月22日,在最后通牒的24小时期限结束后,马其顿军警部队恢复了对阿族非法武装的打击。 此次事件的直接起因是马南边界的划定。马其顿与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之间共有330公里长的边界,马其顿宣布独立后,双方因为对两个有战略意义的山峰的主权有争议,迟迟没有划定边界。南联盟新政府成立后,双方恢复了边界谈判,并于今年2月23日签署了边界协定。由于这项协定涉及到受北约维和部队控制的南联盟科索沃地区与马其顿的边界划分问题,科索沃阿族极端分子认为南联盟政府没有权利代表科索沃与马其顿划定马科边界,而马其顿边境地区占大多数的阿族居民也认为马其顿政府没有充分反映他们的意愿。阿族极端势力为表示不满,宣布不承认所划定的边界,并开始蓄意制造事端,挑起冲突。 此次事件的根本原因则是“大阿尔巴尼亚”问题。1912年,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战争中战败,阿尔巴尼亚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但阿族人占大多数的科索沃却被划给了塞尔维亚。此后,马其顿地区又被分别划归塞尔维亚、希腊和保加利亚,使得当时至少有1/3的阿族人被划在了阿尔巴尼亚之外。时至今日,巴尔干地区的阿族人约有700万,其中300多万人生活在阿尔巴尼亚,约200万人生活在南联盟科索沃地区,近100万人生活在马其顿共和国西部。组建单一民族的“大阿尔巴尼亚”的思想对散居各地的阿族人有着强大的吸引力,早在科索沃战争之前,阿族极端分子就制订了独立的“三步走”战略:第一步,使科索沃由自治省变为共和国;第二步,使“科索沃共和国”独立于南联盟;第三步,独立的科索沃与塞尔维亚南部、马其顿西部一起组成“大科索沃”,并入阿尔巴尼亚,成立“大阿尔巴尼亚”。科索沃战争结束后,阿族非法武装以胜利者自居,继续以武力加快实现“大阿尔巴尼亚”的梦想,此次事件不过是他们谋求以武力建立“大科索沃”的开始。 此次事件完全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对阿族极端势力不断纵容的结果。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为了搞垮南联盟,最大限度地实现挤压俄罗斯战略空间的目的,不断唆使巴尔干地区的民族分裂分子挑起事端,最后甚至“赤膊上阵”,对南联盟大打出手。科索沃战争结束后,美国继续纵容阿族极端势力,同意成立“科索沃保安团”,决定用德国马克取代南斯拉夫第纳尔在科索沃流通,鼓吹成立科索沃独立的行政和司法机构,等等。这些都极大地助长了阿族极端分子的气焰。甚至在阿族非法武装公然入侵马其顿后,美国等北约国家仍坚决反对南联盟军队进入缓冲区,只是在北约维和士兵也卷入马科边境的冲突后才勉强同意。对此,马其顿总理格奥尔基耶夫斯基一针见血地指出:“近些天来,尽管北约意识到马科边界局势紧张,但他们在边界没有尽到责任,对事态发展难辞其咎。” 巴尔干地区作为“欧洲的火药桶”,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此次冲突不能很好地得到解决,不但将使马其顿陷入全面内战,引发另一场“波黑战争”,而且还将打开潘多拉盒子,使“大阿尔巴尼亚”的阴影笼罩整个巴尔干地区,这必将对整个欧洲乃至世界的安全与稳定带来巨大威胁。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养痈遗患”,最终也会殃及自身。 【关闭窗口】 |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国际风云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