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疆轻骑——海军快艇
http://jczs.sina.com.cn 2000年3月13日 许华
中国海军的导弹护卫艇
在中小型海军国家的军港里,人们常会看到码头上停泊着一排排小型高速战斗舰艇,其中多数是鱼雷艇和导弹艇;它
们成为这些国家海军舰队编制内的一支不可轻视的作战力量。这两种战斗舰艇分别拥有一百多年和几十年的历史,都在海上战
场谱写过神奇的乐章,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海疆轻骑” 。
海上的“闪电”
鱼雷艇(Torpedo Boat),是以鱼雷为主要武器的小型高速水面战斗艇。它主要用于在近岸海区与其他
兵力协同作战。以编队方式对敌方大、中型水面舰船实施鱼雷攻击;有时也执行反潜和布雷等任务。
顾名思义,鱼雷艇得源于鱼雷。1866年,英国工程师R·怀特黑德(Whitehead)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枚
自航鱼雷;雷体直径356mm,长3.53米,重136公斤,内装炸药15公斤,利用压缩空气驱动活塞式发动机,带动
正反螺旋桨推进,航速6节,航程640米。这枚率先问世的自航鱼雷,因其发明者的名字而获得一个亲昵的雅号“白头鱼雷
”(Whitehead,英文意为白头)。
仅仅一年之后,以强大海军称雄世界的英国人就建造出世界上第一艘鱼雷艇“闪电”号,形象地预断出这种新型战斗
快艇将在海上战场制造出耀眼夺目的“闪电” 。“闪电”号鱼雷艇长25.6米,宽3.3米,排水量28.7吨,最大航
速19.4节,它能以11节的巡航速度从英国的朴茨茅斯港横渡英吉利海峡,驶抵法国的瑟堡港。用当时英国报纸的话来讲
,是“英国海军部很快就拜倒在鱼雷艇的石榴裙下” 。1878年,英国海军第二批排水量33吨的“闪电”型鱼雷艇采用
了550匹马力的主机,使航速提高到21.9节,成为当时世界上航速最快的鱼雷艇。
俄国和意大利等国海军也紧步英国海军之后尘,建造出一批最初的鱼雷艇。马卡洛夫是俄国海军鱼雷艇的设计师,他
研制的鱼雷艇是在水雷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早在1876年,初出茅庐的马卡洛夫中尉就开始着手研制装有撑杆水雷的小
艇;但这种水雷艇对敌舰攻击时的距离非常近,因此必须冒着被敌舰炮火击沉的危险才能实施攻击行动。“白头鱼雷”问世后
,马卡洛夫立即将它装到原先的水雷艇上,于是便建造出俄国海军最早的鱼雷艇。
俄国海军拥有鱼雷艇之后,立即在1877至1878年对土耳其的俄土战争中进行了大胆的实战使用,在海上战场
制造出耀眼的“闪电” :1877年12月15日,俄国海军出动刚刚建成服役的鱼雷艇,在夜幕掩护下驶向巴统停泊场的
土耳其舰队,对土耳其海军舰艇实施了世界海战史上首例鱼雷对舰攻击行动,但因瞄准失误而未获成功;一个月之后,不甘失
手的俄国海军终于在一个浓雾弥漫的伸手不见五指之夜,成功地用鱼雷将一艘土耳其海军通讯船送入了冰冷刺骨的海底世界,
创造了世界海战史上首次鱼雷击沉敌舰的战例。
1897年2月,在智利、秘鲁、玻利维亚之间爆发了南美战争。在这次战争中,鱼雷艇成功地袭击了大中型军舰,
再次使鱼雷艇的名声大震世界。
顽强不息的发展
尽管刚刚问世的鱼雷艇在海上战场的初次亮相就显露出不凡的身手;但由于当时在世界各国海军中普遍受到推崇的是
“大舰巨炮制胜”传统观念,各国海军均致力于军舰的吨位、舰炮口径和数量、装甲厚度的竞赛。因此,鱼雷艇的发展也是艰
难的。
从19世纪70年代后期起,法国、俄国、德国开始重视发展鱼雷艇。到1884年时,法国海军拥有50艘鱼雷艇
,俄国海军拥有115艘鱼雷艇,德国海军拥有30艘鱼雷艇,而头号海军霸主英国仅拥有19艘鱼雷艇。在依靠海军实力争
霸世界的年代里,这种悬殊的力量对比,使得英国人感受到大英帝国制海权所面临的威胁;英国海军开始大量建造鱼雷艇,并
进一步改进鱼雷艇的生产。
在早期鱼雷艇的发展中,人们为了追求鱼雷艇在海战中所必须的高航速,曾一度忽视了鱼雷艇的适航性。鱼雷艇建造
得过于细长,在恶劣的海况下容易倾覆,例如法国海军于1886年在土伦举行的一次海上演习中,就有两艘鱼雷艇翻沉到地
中海里。为提高鱼雷艇的适航性,俄国海军于1880年建造出一艘“巴统”号鱼雷艇,该艇长30.5米,宽3.8米,吃
水1.2米。俄国海军将“巴统”号称为“海上鱼雷艇” ,特别寓意该鱼雷艇能在海上航行。不负重望的“巴统”号鱼雷艇
,曾用18天以及11节的平均航速,创下了从英国伦敦到俄国黑海军港长达4800海里航程的远航记录,成为当时世界上
航行距离最远的鱼雷艇。远航的成功立即引起各国海军的赞誉,马上就有六个国家向俄国提出了订单。在改进适航性的同时,
各国海军还谋求提高鱼雷艇自身的抗炮击能力。1885年,日本海军首先在鱼雷艇上安装了装甲防护层,建造了当时世界上
吨位最大的“小鹰”号鱼雷艇。
1891年,智利发生内战。内战中的一方曾用“林奇海军上将”号和“康达尔海军上将”号这两艘750吨级的鱼
雷炮艇击沉了对方的3500吨级的装甲舰“布兰科·恩卡拉达”号。在1894至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日本海军
联合舰队的鱼雷艇队在最后对威海卫军港的进攻战中,曾创下击沉中国北洋舰队战列舰(铁甲舰)和巡洋舰的战绩。在190
4至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出动37艘鱼雷艇和21艘驱逐舰在对马海峡袭击俄国舰队,以鱼雷击沉了
俄国的“苏沃洛夫”号战列舰和2艘巡洋舰。鱼雷艇在海上战场所创造出的一系列以小胜大的战绩,使各国海军更加重视鱼雷
艇的研制和发展,仅法国在1909年就建造出140艘鱼雷艇。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鱼雷艇已不再单纯充当大型军舰的附属兵器,开始成为具有突击威力的新型兵器。在大战期间
,世界各国鱼雷艇发展为两种基本规格:一类是排水量200至300吨的鱼雷艇,艇长约50米,配备有3至4具鱼雷发射
管;另一类是由母舰携载的袖珍鱼雷艇,艇长仅10米左右,仅配备1具鱼雷发射管。由于主导思想不同,各国鱼雷艇的鱼雷
发射管布设方式也各不相同:英国鱼雷艇从艇艉向后发射鱼雷;美国鱼雷艇的鱼雷发射管虽置于艇艉甲板上,但可旋转一定角
度,能向左、右两舷发射;意大利鱼雷艇则是从艇的两舷发射鱼雷。在大战中,鱼雷艇创造出的辉煌战绩当首推如下两项:1
917年11月16日,意大利海军鱼雷艇击沉奥国海防装甲舰“维也纳”号;1919年7月,英国海军鱼雷艇击沉俄国海
军巡洋舰“阿柳格”号。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鱼雷艇仍蓬勃地发展。美国海军研制建造出著名的PT型鱼雷艇;而德国海军则研制出性能
良好的S系列鱼雷艇,它是因德国造船专家S·洛曼的姓名而得名的。1919年6月28日缔结的《凡尔赛和平条约》 ,
严格禁止战败的德国建造较大型的军舰。因此,德国人不得不在小吨位军舰的建造质量方面下功夫。1930年夏,德国S-
1艇建成服役,该艇长27米,宽4.2米,吃水1.1米,艇体采用木质双层斜角敷设,肋骨采用坚固的合金材料,排水量
39吨;三台900马力V12型汽油主机可使其获得高达34节的航速;两具500mm鱼雷发射管置于前甲板上,可向艇
艏方向发射鱼雷。在S-1的基础上,德国海军又研制建造出S-2、S-3、S-4、S-5等型号的鱼雷艇;并于193
2年组建了一支又埃利克·贝海军上尉指挥的S艇支队。从第14艘S艇即S-14艇建成时,S艇的主尺度即基本定型:艇
长34.6米,宽5.1米,吃水1.7米,排水量增至92.5吨,并配有2门20mm舰炮。德国海军的S鱼雷艇,后来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大出风头,成为令人胆颤心惊的海上闪电。英国海军在1938至1939年之间,不顾每艘鱼雷艇高达
38000英镑的单价,组建了三支各由6艘鱼雷艇组成的鱼雷艇支队,成为英国皇家海军不可小观的一支海上突击兵力。前
苏联海军在20年代后期研制出第一代鱼雷艇“初航者”号,航速高达60节,仅配备1枚鱼雷;30年代初期又建成C-4
级鱼雷艇共60艘,航速50节,可装备2枚鱼雷;1935年,前苏联海军又建成15吨的铝壳G-5级鱼雷艇共280艘
;1939年,又推出35吨、航速达47节的D-3级鱼雷艇。此外,有些国家还专门建造了鱼雷艇母舰,如德国海军鱼雷
艇母舰“阿尔夫里德·柳杰里奇”号,排水量近3500吨,航速23节。
大战的洗礼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参战国家参战的鱼雷艇有1300多艘;各国海军的鱼雷艇作战编队活跃在近海交通线上,
神出鬼没地攻击敌方舰艇和船队,立下无数的奇功异勋。
大战刚一开始,德国海军就动用S艇支队袭击盟国舰船。到1940年中期,由于原本数量有限的大型军舰损失较多
而难以及时修复补充,因此鱼雷艇跃居为德国海军的主要水面攻击兵力。1940年5月9日夜,德国海军第二S艇支队在北
海南部巡逻时遭遇英国海军的巡洋舰和驱逐舰编队;在交战中,德国S-31号鱼雷艇用鱼雷重创了英国“凯利”号巡洋舰。
同年5月底,德国海军S-23号和S-26号鱼雷艇用鱼雷击沉了法国海军的“非洲热风”号驱逐舰;S-24号鱼雷艇则
重创了“非洲热风”号的姊妹舰“龙卷风”号。在这次海上战斗中,英国空军出动了飞机来轰炸德国鱼雷艇;但高速灵活机动
的鱼雷艇则巧妙地穿行于冲天的水柱之间,无一损伤。在1941年12月7日的珍珠港偷袭战中,在许多大型军舰奄奄一息
之际,美国海军的一艘PT23鱼雷艇却用12.7mm的机枪打下了两架日本飞机。从1940年夏到1941年底的18
个月中,在世界任何一次海战中,都有鱼雷艇活跃的身影。前苏联海军的鱼雷艇部队有着特别出色的表现,有一支鱼雷艇支队
在大战中共出海参战41114艇次,航行41048海里,击沉敌舰艇48艘,歼敌13000多名;该支队共有36名官
兵荣获“苏联英雄”称号。到大战结束时,前苏联海军共拥有鱼雷艇485艘。有趣的是,虽然大战中的美国拥有强大的海军
舰队,但在1942年3月,麦克阿瑟将军在从菲律宾的民答那峨岛撤往澳大利亚时,他偕妻儿所搭乘的渡海工具,竟然不是
大型军舰,而是一艘区区吨位的鱼雷艇。这次非同寻常的渡海航行,或许堪称为鱼雷艇家族有史以来所承担的一次最重大的战
略性使命,尽管它并不是出海去作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鱼雷艇的发展开始步入一个充满矛盾的特殊时期。西方主要海军国家认为,鱼雷艇的战斗使
命已经结束了,此后则需要大型军舰来承担远洋作战任务。这些国家的鱼雷艇或拆或卖,或该为民用;鱼雷艇上的官兵们则或
退役或转入海军后勤及岸上基地。
但是,仍有一些国家认为鱼雷艇具有一定的发展价值,其主要观点有:其一是鱼雷艇的艇体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便
于操作和保养维护,宜于中小国家批量建造或购买。其二是艇体轻巧,吃水浅,可以实施非常灵活的海上机动,不易被敌方雷
达发现,还可以利用各种洞库及其他自然地理条件进行有效的隐蔽和设伏待机,从而对敌方舰船实施出其不意和攻其不备的突
然袭击。其三是用鱼雷实施对舰攻击,往往能显示出极强的攻击力,能在较短的时间里给敌方昂贵的大、中型舰船施以致命的
打击。正是这些观点,使一些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仍然继续致力于鱼雷艇的发展。
绚丽的黄昏彩霞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虽然一些主要海军国家不再下功夫大力发展鱼雷艇;但在以前苏联为主要代表的一些国家,
鱼雷艇却得到长足的发展,战术和技术性能均有明显的提高,其建造数量之多与技术性能之高,都达到了史无前例的程度。
前苏联海军的鱼雷艇有着极大的发展。在50年代初期,前苏联战后第一代P-4级两管鱼雷艇就建造出170多艘
;并随后发展出P-6、P-8和P-10三级鱼雷艇。
P-6级是前苏联战后发展的标准型鱼雷快艇,采用木质结构。艇长24.9米,宽6米,吃水1.8米,满载排水
量65吨,主机功率4800马力,最大航速45节,以30节航速巡航时的续航力为450海里,艇员20名。除2具53
3mm鱼雷发射管之外,还配备有2座双联装25mm防空炮和8枚深水炸弹。据报道,P-6级鱼雷艇共建造约600艘,
曾出口到中国、古巴、埃及、前东德、印度、伊拉克、波兰、越南、阿尔及利亚、几内亚等国。后来,一些P-6级艇曾改装
为MO-VI级猎潜艇和“蚊子”级导弹艇。
“大胡蜂”级是前苏联海军在60年代初期发展的第一代四管大型鱼雷艇,也称为“谢尔申”级。艇长36米,宽6
.7米,吃水1.5米,满载排水量为170吨三桨驱动主机总功率为12000马力,最大航速45节,以18节航速巡航
时的续航力为1000海里,艇员23名。除4具533mm鱼雷发射管之外,还配备有2座双联装30mm全自动高炮和1
2枚深水炸弹。该级艇和“黄蜂”级导弹艇的主尺度及外形十分相象,艇体外观光顺,具有防核子、防菌、化学作战能力;该
级艇曾出口到保加利亚、埃及、前东德、越南等11个国家。
“图利亚”级是前苏联海军在70年代发展的第二代四管水翼式鱼雷艇,主要用于在近海攻击水面舰船。艇长39.
3米,宽7.6米(计水翼为12.5米),吃水1.8米(计水翼为4米),满载排水量为250吨,主机总功率为150
00马力,最大航速50节,以20节航速巡航时的续航力为650海里,艇员30名。除4具533mm鱼雷发射管之外,
还配备有1座双联装25mm两用半自动炮,1座双联装75mm高平两用全自动炮,12枚深水炸弹。
英国海军在50年代末期发展了著名的“威武”级鱼雷艇,主要用于攻击敌方中型水面舰艇。其满载排水量为101
.6吨,最大航速50节,以46节航速巡航时的续航力为540海里。英国海军在60年代又发展了“凶猛”级鱼雷艇,一
度以优异的性能获得各国的好评。艇长27.6米,宽6.7米,满载排水量为86.4吨,最大航速54节,以46节航速
巡航时的续航力为400海里。除4具533mm鱼雷发射管之外,还配备有2门40mm“博福斯”速射炮。该级艇在19
67年曾用于执行反走私任务。
前西德海军在50年代后期发展了“美洲虎”级鱼雷艇,共建造40艘,分为三个型号。满载排水量为190吨,最
大航速42节,以20节航速巡航时的续航力为1600海里。除4具533mm鱼雷发射管之外,还配备有2门40mm“
博福斯”速射炮和14枚深水炸弹;兼作布雷艇时则载有22枚水雷。该级艇曾出口到希腊、沙特阿拉伯、土耳其、印度尼西
亚等国。前西德海军在60年代前期还发展了“黑貂”级鱼雷艇,共建成10艘。
日本海上自卫队在70年代初期发展出PT-11级鱼雷艇。艇长35.5米,宽9.2米,吃水1.2米,满载排
水量为125吨,三桨驱动,主机功率6000马力,最大航速40节,以18节航速巡航时的续航力为1000海里,艇员
26至28名。除4具533mm鱼雷发射管之外,还配备有2门40mm速射炮。该级艇具有小、轻、快的特点,是一级较
为完善的鱼雷艇。
除上述之外,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各国发展的鱼雷艇主要还有:丹麦海军的“海狮”级(1963年)和“惠勒摩
斯”级(1972年);前东德海军的“情报”级(1974年);瑞典海军的“角宿一星”级(1966年),系世界唯一
的装备六具鱼雷发射管的鱼雷艇;意大利海军的“电光”级(1957年)和“箭”级(1963年);朝鲜海军的“利原”
级(1957年)和“安州”级(1963年);波兰海军的“维斯拉河”级(1970年);罗马尼亚海军的“埃笛特罗普
”级(1981年);阿根廷海军的“勇猛”级(1973年);印度尼西亚海军的“熊”级(1959年);希腊海军的“
仙女”级(1966年)等。
应该说,以鱼雷为主要攻击武器的鱼雷艇,在战后二十多年间的发展中,其战术技术性能几乎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
地步。但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句古诗正可用来比喻鱼雷艇在战后发展到自身极限时所处的窘境:一是潜艇和海
军航空兵的发展及现代电子观测设备的迅速发展,使鱼雷艇丧失了隐蔽性和突然性的优势;二是导弹和导弹艇的出现,使反舰
鱼雷和鱼雷艇在海战中的地位明显下降;三是鱼雷艇不论如何改进性能,毕竟无法在远海和恶劣海况下遂行作战任务。
80年代,各国海军的鱼雷艇开始大量退役;有的国家则在鱼雷艇上装备了导弹,使之成为新的“鱼雷导弹艇” ,
似乎要竭力挽留住鱼雷艇这个海军舰艇大家族中的成员的“生命” 。但历史的潮流永远只能是奔涌向前的,鱼雷艇作为海军
舰艇家族中的一个整体分支,今天只能侧身于海军博物馆的厅堂只中,向游客们陈诉自己曾经拥有的神奇故事了。
“新时代的鱼雷艇”
当鱼雷艇逐渐从各国海军舰队中隐退之时,海军舰艇这一大家族中又出现了一个非常年轻的成员,其艇体结构和航行
性能均和鱼雷艇十分相似,它就是导弹艇。从一定意义上讲,由鱼雷艇发展演变而来的导弹艇,就是一种“新时代的鱼雷艇”
。
导弹艇(Missile Boat),是以反舰导弹为主要武器的小型高速水面战斗快艇。它主要用于近岸海区作
战,在其他兵力协同下,以编队或单艇方式对敌方大、中型水面舰船实施导弹攻击,也可用于执行巡逻、警戒、反潜和布雷等
任务。
导弹艇是在鱼雷艇的基础上诞生的,它是导弹武器在海上战场应用的产物。导弹艇的艇体结构和外形,与鱼雷艇十分
相似,但排水量稍大一些。二者最明显的差别,就在于导弹艇指挥台的两侧或后甲板上,昂首挺立着粗大的反舰导弹发射架;
发射架与甲板倾斜成10至60度的斜角,非常醒目。除导弹武器外,导弹艇上还配备有用于防空和自卫的火炮,多半是76
mm以下口径的高平两用速射炮。极个别的导弹艇也装有鱼雷武器,如前西德海军的“信天翁”级导弹艇就装有533mm鱼
雷发射管。
前苏联海军是世界上最早的导弹艇研制者。1959至1960年间,前苏联的列宁格勒(今俄罗斯圣彼得堡)彼得
洛夫斯基造船厂在P-6级鱼雷艇的基础上建造出“蚊子”级小型导弹艇,这是世界海军史上最早问世的导弹艇。艇长26.
8米,宽6.1米,吃水1.5米,满载排水量为85吨,最大航速40节,以30节航速巡航时的续航力为400海里,艇
员19名。该级艇装备1座双联装“冥河”式舰对舰导弹发射架,1门双联装25mm半自动炮。该级艇共建造出90艘,按
今天的眼光来看,它的排水量小、耐波性差、续航力不足,只适用于风浪较小的近岸海域。但是,此种最早问世的导弹艇,却
在海上战场创造出令世人大为惊叹的辉煌战绩。
1967年,阿拉伯、以色列的矛盾和美、苏超级大国对中东的争夺不断加剧。在美国的支持下,以色列借口埃及封
锁亚咯巴湾,于6月5日向阿拉伯国家发动突击,引发了著名的第三次中东战争。在以陆军为主导,空军为先导,先发制人、
速战速决的战争指导原则之下,以色列军队违背战争常规地投入其100%的作战飞机,对埃及空军实施了一次超强度的有效
突袭;地面部队亦随即实施多方向快速突袭行动,迅速夺占了65000平方公里的阿拉伯领土。战争行动仅仅历时6天,便
以以色列人的胜利而告终。此后,阿、以对抗进一步发展;埃及人总结了战备的教训,决定依靠其优势的战争潜力,以空军、
海军和炮兵及小股偷袭行动来进行一场持久的消耗战,削弱以军的实力。
埃及海军认为他们可以用刚刚从苏联购入的秘密武器——“蚊子”级导弹艇,来一雪战败之耻。同年10月21日下
午,西奈半岛海岸北部晴空万里,在没有空中掩护的情况下,以色列海军最大的军舰“埃拉特”号驱逐舰在西奈半岛以北的鲁
马纳湾附近游弋,对埃及塞得港及其岸上防务设施进行侦察和监视。17时,“埃拉特”号驱逐舰大摇大摆地行驶到埃及塞得
港以北13海里的近岸海域,被埃及海岸雷达发现。在塞得港内待机已久的埃及海军3艘“蚊子”级导弹艇立即出击,在刚刚
驶出防波堤之时就开始发射第一枚导弹;先后发射的4枚“冥河”式舰对舰导弹,最后是四发三中。“埃拉特”号驱逐舰的上
层建筑、机舱和舰艉分别中弹爆炸。区区吨位的“蚊子”艇,一举击沉了排水量比自己大30倍的驱逐舰;埃及海军无一人伤
亡,而以色列海军202名舰员中有51人死亡,48人受伤,151人获救(含受伤者)。此次海战,不仅是舰对舰导弹在
海战中首次登台亮相,而且是导弹艇击沉大、中型军舰最早的成功战例。从此,导弹武器和导弹艇,在海军中牢牢站稳了脚跟
,受到各国海军的普遍青睐。
中东海域的狂飙
“埃拉特”号驱逐舰被前苏联建造的小型导弹艇一举击沉,立即引起西方各国对前苏联海军导弹艇的刮目相看和高度
重视。西方海军强国们纷纷惊呼:“导弹艇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首先是吃了大亏的以色列人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他们在美国人的帮助下,积极发展本国的反舰导弹和导弹艇。法国诺
曼底造船厂按照“斗士B”级艇的图纸,为以色列海军建造出12艘艇体,由以色列人自行加装导弹和火炮等,命名为“萨尔
”级导弹艇。以色列飞机公司则承担了“加百列”反舰导弹的研制工程;该型反舰导弹以苏制导弹艇为主要打击对象。196
8年建成的“萨尔”级导弹艇满载排水量为240吨,最大航速40节,装备有6枚“加百列”反舰导弹和1座双联装40m
m速射炮(后建的改装1门单管76mm自动炮)。此后,以色列海军又于1973年发展出以“萨尔”级为基础的“雷谢夫
”级(也称“萨尔4”级)导弹艇,艇上装备6枚“加百列”反舰导弹和2门单管76mm自动炮。此时,以色列海军的导弹
艇已居于世界先进水平,正跃跃欲试地为“埃拉特”号报仇雪耻。
1973年10月6日,埃及、叙利亚等阿拉伯国家为收复失地,向以色列占领军发起进攻,引发了为期18天的第
四次中东战争。阿、以双方在进行陆地和空中交战的同时,还进行了世界海战史上第一次导弹艇对导弹艇的现代海战。
在上一次中东战争中尝到甜头的埃及海军仍沉溺于昔日的胜利之中,他们还想在此次战争的三军联合行动中“进行半
独立性的海战” ,而且决心“多用于战略目的” ,幻想利用导弹艇再建奇功。阿拉伯人并不知道,在上次战争中受到挫折
的以色列海军在此时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国防部确立的“要建立一支以导弹艇为核心的新型海军”的建军方针下,以色列海
军“不声不响地加紧准备” ,在短短的5年时间里,迅速引进技术和加强自行研制,组建了一支全新的导弹舰艇部队,对埃
及海军装备的苏制“冥河”式导弹的性能进行了深入而透彻的研究,并首次建立了自己的一套导弹艇战术理论。可谓此一时彼
一时者也,时过境迁矣。
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阿、以海军以导弹艇作战为主的水面舰艇海上战斗,共进行了十余次;集中的导弹艇交战共进
行了4次:10月6日的拉塔基亚海战;10月7日的塞得港附近海域的海战;10月8日的杜姆亚特海战;10月10日和
11日的拉塔基亚和塔尔图斯海战。
在此次中东战争的导弹艇交战中,以色列海军大获全胜。以色列海军首次使用了电子干扰设备,成功地进行了世界海
战史上最早的电子战,先后将埃及和叙利亚海军导弹艇所发射的52枚导弹中的50枚导弹干扰掉(另2枚导弹均被拦截火力
击爆),使其无一命中目标,以色列海军导弹艇无一损失。而在以色列海军导弹艇的准确攻击下,埃及和叙利亚海军共有19
艘舰艇被击沉击毁(其中损失导弹艇13艘)。此番中东阿、以海战,揭开了现代海战的历史新篇章,昭示着导弹攻击和电子
战相结合的时代已悄然降临到海上战场。
而就在第三、第四次中东战争的间歇期间,南亚大国印度于1971年11月21日至12月17日,发动了一场肢
解巴基斯坦的战争。在这场史称为“第三次印巴战争”的作战过程中,双方海军都有上乘的表现。居于劣势的巴基斯坦海军出
动“汉果尔”号潜艇,击沉了印度海军的“库尔卡”号护卫舰,创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常规动力潜艇用鱼雷击沉水面舰艇
的首次成功战例。而印度海军的苏制导弹艇则大出风头,“冥河”式反舰导弹不仅击沉了满载排水量为3360吨的巴基斯坦
“开伯尔”号驱逐舰,而且袭击了卡拉奇的岸上目标,击中码头上的重油贮罐,造成大火灾。在封锁卡拉奇和吉大港(今孟加
拉国境内)的战斗中,印度海军导弹艇共发射数十枚“冥河”式反舰导弹攻击非武装商船,其命中率超过了60% 。
就在中东海域和印度洋被纵横驰骋的高速导弹艇掀起一阵阵海上狂飙之际,世界其他国家的海军也纷纷致力于发展导
弹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国家根据其南部作战的要求,重点研制导弹水翼艇来对抗前苏联海军导弹艇的威胁;1977年6月
,研制工程长达5年半时间的“飞马”号导弹水翼艇正式交付美国太平洋舰队服役。1976年。前西德海军“信天翁”级导
弹艇正式交付服役。同年,法国海军的“大刀”级(又名“帕特拉”级)导弹艇开始服役。1974年,意大利海军“箭鱼”
级(又名“鹞鹰”级)交付服役。到80年代初期,世界上共有40多个国家的海军拥有不同型级的导弹艇达750艘之多;
从中可见各国海军对导弹艇的重视程度。到目前为止,世界上约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各种型级的导弹艇近1000艘,
并且继续呈迅猛增长的趋势。
导弹艇群巡礼
作为以导弹为主要武器的小型高速攻击艇,导弹艇已逐渐发展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海军力量强弱的标志之一。在此,我
们不妨对世界各国海军的导弹艇群,作一番简要的巡阅。
美国海军导弹艇
“飞马座”级水翼式导弹艇(Pegasus)
1969年,美国海军提出发展水翼式导弹艇的PHM计划;1972年7月提出设计方案;1973年2月,美国
波音公司承接建造合同;1977年7月,首艘“飞马座”号交付太平洋舰队服役;至1983年共建成6艘。该级艇长40
.5米(水翼上翻时长为44.7米),宽8.6米(艇艉水翼翼展为14.5米),吃水2.3米(翼航状态为1.9米)
,满载排水量为240吨,翼航时推进功率18000马力,最大航速50节,以40节航速巡航时的续航力为700海里,
艇员25名。武器装备有四联装“鱼叉”反舰导弹发射架2座,76mm舰炮1门。该级艇也称为“柏迦索斯”级,为全铝结
构全浸式自控双水翼喷水推进水翼艇,具有世界一流的快速性、适航性和机动性。
前苏联海军导弹艇
前苏联海军早在50年代末就研制出世界最早的“蚊子”级导弹艇;并在后来陆续发展出数级导弹艇。
1、“黄蜂”级导弹艇(Osa)
鉴于“蚊子”级导弹艇的吨位小而适航性较差的情况,前苏联海军于60年代研制了“黄蜂”级中型导弹艇。该级艇
共建成两型,其A型艇长39米,宽7.8米,吃水1.8米,满载排水量为210吨,推进功率12240马力,最大航速
35节,以34节航速巡航时的续航力为400海里,艇员30名。武器装备有SS-N-2A或B“冥河”反舰导弹发射架
4具,双联装30mm速射炮2座。该级艇分为A和B两型;除105艘在本国服役之外,还有180艘出口到阿尔及利亚、
保加利亚、古巴、埃及等18个国家。
2、“蝗虫”级水翼式导弹艇(Sarancha)
1976年开始服役的该级艇采用全浸式双水翼系统,仅建有1艘。艇长45米,宽11米(翼航时为23.5米)
,吃水2.8米,满载排水量为320吨,推进功率22150马力,最大航速45节,以12节航速巡航时的续航力为25
00海里,艇员35名。武器装备有双联装SS-N-9“海妖”反舰导弹发射架2座,双联装SA-N-4对空导弹发射架
1座,六管30mm近程防御自动快炮炮1座。
3、“蜂王”级水翼式导弹艇(Matka)
1978年开始服役的该级艇仅建有首部水翼,利用扁平的尾部在水上滑行;建有16艘。艇长39.6米,宽7.
6米(翼航时为12.5米),吃水2.1米,满载排水量为260吨,翼航时推进功率15000马力,最大航速40节,
以20节航速巡航时的续航力为650海里,艇员33名。武器装备有SS-N-2C“冥河”反舰导弹发射架2座,76m
m舰炮1门,六管30mm近程防御自动快炮1座。
4、“斗奇格”大型气垫式导弹艇(Dergach)
1989年开始服役的该级艇是一种双体地面效应船。艇长66米,宽17米,吃水2.4米,满载排水量为750
吨,推进功率不详,最大航速40节,艇员60名。武器装备有四联装SS-N-22反舰导弹发射架2座,双联装SA-N
-4对空导弹发射架1座,76mm舰炮1门,六管30mm近程防御自动快炮2座。
德国海军导弹艇
1、“虎”级导弹艇(Tiger)
1972年开始服役的该级艇由法国船厂为前西德海军建造(后前西德船厂也建造此艇),也称为148型,共建有
20艘,部分现已退役。艇长47米,宽7米,吃水2.7米,满载排水量为265吨,推进功率12000马力,最大航速
36节,以15节航速巡航时的续航力为1600海里,艇员30名。武器装备有法国制造的双联装MM38“飞鱼”反舰导
弹发射架2座,76mm舰炮1门,40mm“博福斯”速射炮1门。该级艇1972年的单艘造价为3500万马克;伊朗
和利比亚也向法国订购了该级艇。
2、“信天翁”级导弹艇(Albatros)
1976年开始服役的该级艇也称为143型,共建有10艘。艇长57.6米,宽7.8米,吃水2.6米,满载
排水量为398吨,推进功率17600马力,最大航速40节,以30节航速巡航时的续航力为1300海里,艇员40名
。武器装备有双联装MM38“飞鱼”反舰导弹发射架2座,76mm舰炮2门,533mm鱼雷发射管2具。
3、“猎豹”级导弹艇(Gepard)
1982年开始服役的该级艇是在“信天翁”级基础上发展而成,也称为143A型;共建有10艘,组成第7舰队
,基地在基尔港。艇长57.6米,宽7.8米,吃水2.6米,满载排水量为391吨,推进功率13200马力,最大航
速40节,以16节航速巡航时的续航力为2600海里,艇员34名。武器装备有MM38“飞鱼”反舰导弹4枚,RAM
对空导弹发射管21具,76mm舰炮1门。该级艇的单艘造价为7800万美元。
意大利海军导弹艇
“鹞鹰”级水翼式导弹艇(Sparviero)
1974年开始服役的该级艇又称为“箭鱼”级,是在美国海军PGH-2“图克姆克里”号(Tucumvari
)水翼式炮艇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共建有6艘。艇长23米,宽7米,吃水1.6米,满载排水量为60.6吨,推进功率4
250马力,最大航速48节,以8节航速巡航时的续航力为1200海里,艇员10名。武器装备有“奥托马特”反舰导弹
2枚,76mm舰炮1门。该级艇采用铝合金艇体全浸式自控双水翼喷水推进式,具有较强的适航性。据报道,日本获得许可
证建造6艘。
瑞典海军导弹艇
1、“诺尔彻平”级导弹艇(Norrkoping)
1973年开始服役的该级艇原是一型优良的鱼雷艇,于1984年完成现代化改装后加装了反舰导弹系统。该级艇
共建有12艘,主要用于执行沿海巡逻、警戒、护航,保护海上交通线等任务。艇长43.6米,宽7.1米,吃水2.4米
,满载排水量为230吨,推进功率12750马力,最大航速40.5节,续航力情况不详,艇员27名。武器装备有萨伯
公司的RBS15型反舰导弹8枚,57mm“博福斯”速射炮1门,533mm鱼雷发射管2至6具。
2、“休金”级导弹艇(Hugin)
1978年开始服役的该级艇共建有16艘。艇长36.6米,宽6.3米,吃水1.7米,满载排水量为150吨
(后改装成170吨),推进功率5800马力,最大航速36节,续航力情况不详,艇员22名。武器装备有“企鹅”反舰
导弹6枚,57mm“博福斯”舰炮1门,九管萨伯公司的“埃尔玛”反潜深水炸弹发射装置4座。
3、“斯德哥尔摩”级导弹艇(Stockholm)
1985年开始服役的该级艇采用钢质结构,上层建筑为铝合金结构;仅建有2艘。艇长50米,宽6.8米,1.
9米,满载排水量为335吨,推进功率6540马力,最大航速32节,续航力情况不详,艇员30名。武器装备有双联装
RSB15型反舰导弹发射架4座,57mm“博福斯”速射炮1门,40mm“博福斯”速射炮1门,533mm鱼雷发射
管2具,九管“埃尔玛”反潜深水炸弹发射装置4座。
4、“哥德堡”级导弹艇(Goteborg)
1990年开始服役的该级艇共建有4艘,每艘艇可根据任务的不同,配置不同的武器。艇长57米,宽8米,吃水
2米,满载排水量为399吨,推进功率8700马力,最大航速32节,续航力情况不详,艇员36名。武器装备有双联装
RBS15型反舰导弹发射架4座,57mm“博福斯”速射炮1门,40mm“博福斯”速射炮1门,400mm鱼雷发射
管4具,九管“埃尔玛”反潜深水炸弹发射装置4座。
挪威海军导弹艇
1、“伶俐”级导弹艇(Snogg)
1970年开始服役的该级艇采用适航性好、巡航时消耗功率较低的圆舭型,艇体为钢质结构;共建有6艘。艇长3
6.5米,宽6.1米,吃水1.5米,满载排水量为135吨,推进功率6820马力,最大航速32节,续航力情况不详
,艇员22名。武器装备有 “企鹅”反舰导弹4枚,40mm“博福斯”速射炮1门,533mm鱼雷发射管4具。
2、“隼”级导弹艇(Hauk)
1977年开始服役的该级艇也采用圆舭型及钢质结构,共建有14艘。艇长36.5米,宽6.1米,吃水1.5
米,满载排水量为148吨,推进功率7200马力,最大航速32节,以30节航速巡航时的续航力为440海里,艇员2
0名。武器装备有“企鹅”反舰导弹6枚,40mm“博福斯”速射炮1门,20mm“莱茵麦塔”速射炮1门,533mm
鱼雷发射管2具;后于1994年加装双联装“辛伯达”导弹发射架,使用“玛特拉·米斯特拉”对空导弹。
丹麦海军导弹艇
1、“惠勒摩斯”级导弹艇(Willemoes)
1976年开始服役的该级艇采用圆舭型,适合在波罗的海使用;共建有10艘。艇长46米,宽7.4米,吃水2
.5米,满载排水量为260吨,推进功率12750马力,最大航速38节 ,续航力情况不详,艇员25名。武器装备有
“鱼叉”反舰导弹发射架4至8座,76mm舰炮1门,533mm鱼雷发射管2或4具。
2、“飞鱼”级大型导弹艇(Flyvefisken)
1989年开始服役的该级艇采用玻璃钢艇体,可兼顾反水雷任务;共建有14艘。艇长54米,宽9米,吃水2.
5米,满载排水量为450吨,推进功率5800马力,最大航速30节,以18节航速巡航时的续航力为2400海里,艇
员19至29名。武器装备有“鱼叉”反舰导弹发射架8座,76mm舰炮1门,12.7mm机枪2挺,533mm鱼雷发
射管2具。该级艇还携载“双鹰”机器人艇(用于扫雷),另配有60枚水雷可供布放。
以色列海军导弹艇
1、“雷谢夫”级导弹艇(Reshef)
1973年开始服役的该级艇又称为“萨尔-4”级,共建有8艘。艇长58米,宽7.8米,吃水2.4米,满载
排水量为450吨,推进功率15000马力,最大航速32节,以17节航速巡航时的续航力为4000海里,艇员45名
。武器装备有“鱼叉”反舰导弹发射架8座,六联装“迦伯列”反舰导弹发射架4座,76mm舰炮1或2门,20mm“厄
利孔”速射炮2门,六管20mm“密集阵”近程防御快炮1座,12.7mm机枪2挺。
2、“阿利亚”级导弹艇(Aliya))
1980年开始服役的该级艇也称为“萨尔-4.5”级,共建有5艘,它竟然出人意料地载有1艘反潜直升机。艇
长61.7米,宽7.6米,吃水2.5米,满载排水量为498吨,推进功率15000马力,最大航速31节,以17节
航速巡航时的续航力为3000海里,艇员53名。武器装备有“鱼叉”反舰导弹4或8枚,“迦伯列”反舰导弹4或6枚,
“巴拉克”对空导弹(垂直发射)32枚,76mm舰炮1门,20mm“厄利孔”速射炮2门,六管20mm“密集阵”近
程防御快炮1座,双联装或四联装12.7mm机枪2或4挺,反潜直升机1架。
中国台湾海军导弹艇
1、“龙江”级导弹艇(Lung Chiang)
1978年开始服役的该级艇只有2艘。艇长50.2米,宽7.3米,吃水2.9米,满载排水量为270吨,推
进功率12000马力,最大航速35节,以20节航速巡航时的续航力为1900海里,艇员41名。武器装备有“雄风”
反舰导弹发射架4座,76mm舰炮1门,双管30mm速射炮1座,12.7mm机枪2挺。
2、“海鸥”级小型导弹艇(Haiou)
1984年开始服役的该级艇共建有50艘之多。艇长21.6米,宽5.5米,吃水1米,满载排水量只有47吨
,推进功率2600马力,最大航速36节,以32节航速巡航时的续航力为700海里,艇员10名。武器装备有“雄风”
反舰导弹发射架2座,单管20mm“厄利孔”速射炮1门,12.7mm机枪2挺。
结 语
今天,导弹艇仍是各国海军的一支方兴未艾的重要近海突击兵力;其编队可对敌方大、中型水面舰船实施猝不及防的
饱和致命攻击。由于造价低廉,建造周期短且易于量产和更新换代,因此导弹艇在二十一世纪里仍将具有良好而广阔的发展前
景。
我们不难预见,众多的滨海国家,特别是二、三流的海军国家(例如波罗的海沿岸国家),都将继续致力于对导弹艇
作战兵力的建设和发展。从导弹艇自身的发展而言,其今后的发展将趋向于增大吨位、增加载弹量和增强适航性及进一步提高
电子作战能力等。在新世纪所可能发生的地区或局部武装冲突中,导弹艇仍将是海上战场一支不可低估或忽视的战斗力量。
|